利害關係人議合

真正成功的企業不能只將追求獲利作為唯一的考量,還必須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及對社會之責任。頎邦做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透過多元化的溝通途徑,與各方利害關係人保持良好溝通及互信關係,同時將合理且有助於永續發展的期望和回饋納入營運策略與規劃之中,以持續推進永續進程。

 

利害關係人的鑑別

頎邦科技重視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與期望,永續發展處召集永續報告書編輯小組成員,參考「AA1000利害關係人參與標準(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 , SES)」五大原則:「依賴性」、「責任」、「影響力」、「關注度」、「多元觀點」,鑑別出五類主要利害關係人,分別為「客戶」、「股東/投資人」、「員工」、「政府機構」與「供應商/承攬商」。

 

Significance.PNG (155 KB)

 

利害關係人溝通

頎邦科技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依不同主題由相對應的權責單位或連繫窗口負責,透過適合的方式與利害關係人進行互動外,也藉由利害關係人問卷填寫來了解各方關注之議題,並將相關資訊彙整於ESG報告書做適切回應。且由專人彙整利害關係人溝通實績向董事會報告,最近一次報告日期為2024年2月1日。利害關係人關注主題、溝通管道、成果說明如下:

 

利害關係人 關注主題 溝通管道 (頻率) 利害關係人溝通實績
客戶 氣候變遷
能源管理
廢棄物管理
勞工人權
職業安全衛生
永續供應鏈
  • 客戶滿意度調查 (每年)
  • 行銷業務、客戶服務、品保部門窗口(常設)
  • 客戶問卷、客戶稽核(不定期)
  • 企業官網、客戶服務電子郵件信箱(常設)
  • 聯絡窗口:客戶服務部 張小姐
  • 年度客戶滿意度調查,整體滿意度為9.08分,維持在「滿意」的程度
  • 回覆客戶ESG自我評估問卷共55件
  • 完成14家客戶之供應商行為準則簽署
  • ESG定期會議5場
  • ESG稽核2場
政府機構 氣候變遷
廢棄物管理
水資源管理
能源管理
空氣污染防制
職業安全衛生
  • 政府機關研習、宣導、課程等 (不定期)
  • 公文往來 (不定期)
  • 主管機關監理查核 (不定期)
  • 主管機關拜訪交流 (不定期)
  • 聯絡窗口:總務行政部 劉小姐
  • 第十一屆「公司治理評鑑」-- 上櫃公司Top5%
  • 獲櫃買中心「櫃買領航治理獎」肯定
  • 獲新竹市政府「綠色採購評比」績優肯定
  • 獲新竹市政府「超額進用身心障礙者績優單位」
  • 獲經濟部國貿署「進出口績優廠商前500名」
  • 光復廠獲財政部關務署「優級保稅工廠」肯定
股東/投資人 產品品質
永續發展策略
營運績效
法規遵循
能源管理
風險管理
  • 股東常會 (每年)
  • 法人說明會 (每季)
  • 財務季報與年報 (每季/ 每年)
  • 投資人專線、投資人信箱 (常設)
  • 企業網站與公開資訊觀測站 (常設)
  • 頎邦科技永續報告書 (每年)
  • 聯絡窗口:管理中心 鄭先生
  • 定期公告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年度財務報告及財務季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中/英文重大訊息各32則
  • 2024年4月30召開股東常會,股東會議事手冊及年報之中、英文版分別於開會30日前及18日前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
  • 受邀參加4次法人說明會
員工 勞工人權
客戶關係管理
職業安全衛生
勞資關係
產品品質
  • 勞資會議 (每季)
  • 職工福利委員會 (每季)
  • 知識發展委員會 (每季)
  • 環安衛管理委員會 (每季)
  • 員工入口網站、企業網站 (常設)
  • 福委會APP (常設)
  • 學習發展電子報、人資快報、頎福電子報 (每月)
  • 永續發展電子報 (每季)
  • 快樂溝通網、員工意見/ 申訴信箱 (常設)
  • 聯絡窗口:人資管理部 吳小姐
  • 召開4次勞資會議,協議項目共73項,協議事項達成率100%
  • 召開4次知識發展委員會、7次福委會議
  • 召開4次環安管理委員會
  • 永續發展電子報4期
  • 人資快報11篇
  • 學習發展電子報12期;頎福電子報12期
  • 員工意見及申訴信箱反映解決事項28件
  • 職業安全衛生訓練及演練,共12,377人次參加
  • 完成ESG議題相關課程,共4,963人次參加
供應商/承攬商 採購實務
永續供應鏈
氣候變遷
廢棄物管理
永續發展策略
水資源管理
  • 採購、品保、安全衛生部門窗口 (常設)
  • 議題相關文件 (不定期)
  • 供應商稽核 (不定期)
  • 協議組織會議 (定期)
  • 公司官網 (常設)
  • 聯絡窗口:採購部 張小姐
  • 139家供應商完成頎邦科技供應商行為準則聲明簽署、誠信承諾書簽署
  • 完成17家相關原物料供應商衝突礦產書面調查
  • 完成35家供應商稽核,稽核缺失92%完成改善,其餘改善追蹤中。